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一加 color12 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2022-04-12 15:09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 2021-10-27 10:59:29 1点赞 0收藏 0评论

前言:评判一款产品的优劣,并不只看吸引人的参数,而应在于用户的真实体验。

体验设备:OnePlus 8(氢OS系统)固件版本:500

Part 1:包装、配件,参数

楼主拿到的是“夜黑”配色,包装延续了一加一贯的红白配色的撞色设计,左边红色涂装部分写着:“OnePlus Buds Z2—Obsidian Black”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官方将此配色命名为“夜黑”但实际上......应该是这个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右边白色涂装部分则是耳机的彩绘。装配件的盒子上印着“Buds for life”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(这句翻译有点奇怪,不写这个了)盒子里层底部印着“Enjoy your new buds”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意为:“享受你的新buds”

配件: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参数简单提一下:防水等级耳机IP55,充电盒IPX4,40dB降噪,支持Color12的杜比全景声,38h续航,有线快充,搭载恒玄2500Z芯片。

Part 2:耳机外观

充电仓采用亮面设计,黑的纯粹,质感不错,手感酷似鹅卵石,顶部印着一加logo,沿用了上一代Buds Z的长条形设计,底部采用平面设计,方便摆放。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开盖,两只耳机静置在耳机仓内,耳机同采用亮面设计。耳机的摆放方式没有采用对称或中心对称的设计,个人觉得虽不对称,但错落有致,摆放合理,突兀感较少。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Part 3:降噪、风躁、底噪、耳压

此耳机的一大亮点:支持主动降噪官方参数最大降噪深度可达40dB,经实际体验,效果在这个价位段表现不错,可过滤一些场景(食堂、马路、广场等)里的大部分低频噪音,当然,人声及汽车鸣笛等中高频噪音是不易降噪的。

风躁:风躁控制还可以,风大时不会“脑内飓风”

底噪:控制优秀,无论是降噪还是通透,底噪问题都不会太过明显,配合音乐基本无感。

耳压:强降噪模式下,个人觉得耳压较强,应该也会有更强的降噪效果,估计官方后面也会通过更新固件来平衡耳压。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Part 4:通透

耳机会动态调节通透强度,用以改善底噪问题及环境声的自然程度。整体还算可以,较为自然。

Part 5:音质

较为均衡,调音并没有太偏科的感觉,唯独有些歌曲女声有些失真,低频下潜有些不足之外,整体还不错。音量也没有整体偏小的情况,40音量足够,同情况下Enco X 就要开到70左右。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Part 6:操作、时延、体验、佩戴舒适度

操作:操作逻辑采用单击、双击、三击、长按分别是播放/暂停、下一首、上一首、切换模式误触问题几乎没有影响,需点击侧边“CD纹”

体验:摘下单只耳机,另一只耳机会自动切换通透,这一点好评.下载“OnePlusBuds”(可在一加软件商店中搜索),可实现弹窗和切换模式固件升级等功能(注:此软件与欢律冲突,9系之后的设备名称应为“一加无线设备”)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时延:在一加系手机上表现异常优异,真正能做到枪战游戏无感时延,(默认AAC,未使用游戏空间,使用“OnePlusBuds”插件)

佩戴:舒适度倒是不错,贴合耳道,佩戴舒服当然每个人的耳道形状都千奇百怪的

Part 7:一些问题

切换模式采用提示音而非人声提醒,但强降噪和弱降噪的音效是一样的,某些情况下难以分辨。开盖的阻尼感不够顺滑,较生硬。拿下耳机放回充电仓左耳需要旋转一圈放回,不太符合操作逻辑重点:Enco X上的老毛病又在它身上复现了,左耳响一下右耳响一下然后断连,1秒左右又重新链接,猜测是祖传断连问题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总结:这个价位段优点很多,优秀的降噪,不错的音质,强劲的续航,一加系手机较低的延迟,是一部很均衡的耳机,唯一缺憾是没有上无线充电,但快充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,个人认为值得入手。

结束语:一副耳机,其实并不需要多么贵,多么好。而是适合自己,能带给自己感动的,就是好耳机。长久的使用,长久的陪伴,能为生活增添一丝幸福感,其实就足够了。

一加Buds Z2体验报告:值得一试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